400-615-3026 扫描微信

医院医疗直播运营培训|医疗App产品拆解及运营思路分享

发布时间:2024-04-14

1.医疗APP提供哪些服务?

通过对几大医疗APP用户的观察,大致包括六大类服务:挂号-咨询-用药-科普-社区-会员。 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我们首先简单描述一下这些服务是什么,然后看一下典型的产品示例。

(一)注册服务

患者可以查看各大医院的挂号资源,完成网上挂号预约。 这是医疗应用程序的标准服务。 主要区别在于它涵盖了医院、疾病和医生。

(二)咨询

患者直接在平台上向医生发起咨询,按次付费。 具体可分为不选医生快速问诊、同医生问诊、一问多问。 衍生的营销形式包括义诊和直播义诊。

(3) 药物治疗

包括用药指导、处方(处方)药品、采购药品(药品电商)。 每种服务的深度各不相同。

(四)科普

此类服务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有帖子、视频、测试。 专注于健康、疾病治疗和手术。 它既由内容团队制作,又由医生协作制作。

每个公司之间的差异都比较大,这应该是由于发展战略不同造成的。 这体现在有通用的科普节目,也有一些只针对母婴的节目(如《益录》)。 还有表现形式的挖掘。 其中,来app的科普内容分类很有特色。

(5) 社区

社区是我自己的定义,以区别于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和一般科学内容。 例如,在小禾App的患者病历中,患者上传病例内容,其他患者可以查看、评论和收藏。 微医健康团队。 医生担任组长,患者选择医生组加入组并可以提问。 其他患者可以观看。

当然,这两种形式距离真正开放的医患社区还很远,也不是医生保护老患者的私人社区。 未来应该还会有进一步的迭代。 我个人认为社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医疗服务。

(6)会员

知名移动医疗平台已推出会员服务。 有可以降低咨询费用的月度会员资格,以及专注于专科疾病的整体服务包。 微医和好大夫都提供类似的服务。

2、医疗APP特色服务产品举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各个APP比较有特色的产品。

1 微医健康集团

健康群是微医健康账户中的一个产品。 每个小组由一名医生带领。 患者可以浏览频道中的群组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加入。 他们还可以使用二维码邀请亲友加入群组。

进群后,您可以向医生提问并提出您的疾病信息,医生会在空闲时间进行回复。 其他团队成员可以看到问题的内容和医生的回复。 然而,能够看到的内容却非常有限。 患者发布的照片​​和包含私人内容的医生回复完全不可见。 有3次免费提问机会,之后需要付费,还可以获得奖励。

那么这款产品的功能是什么,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呢? 你不妨和我一起思考、分析。

这个产品非常符合大家用手机聊天的习惯。 与按次付费看病相比,在群里提问更容易,还可以观察提问和回复过程,消除紧张情绪。 一个用户可以加入多个群组,变相获得多个免费咨询机会。 让患者有机会根据反应速度进行比较和选择医生。 目前该产品主要服务于不熟悉的患者,方便医生招募新患者。 缺点是很多内容被屏蔽,其他患者获得感较小,能做的事情也较少。

2 友来-健康实践

有来整个科普版块很有特色。 其中,有来以运营科普内容作为战略方向。 强烈建议大家都去看一下。 包括【急救指南】【检查解读】【了解指标】【怀孕指导】【健康实践】。 从栏目设置可以看出,内容团队非常用心挖掘患者的内容需求,并将其划分为非常细的版块,方便观看和学习。

健康实践部分,由医生和患者模拟疾病治疗和保健的操作演示,并录制成视频、图片和文字。 材质处理得非常清晰漂亮。 包括下图的内容,有的内容重点是一些疾病的治疗,还有一些手术过程的介绍。

我也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我非常喜欢友来的科普模块,因为这些模块不只是介绍肤浅的内容,而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与其他App相比,友来的内容按照就医场景进行划分,非常容易理解。 尝试去找。 我相信场景还有进一步细分的空间。 不仅可以解决医患之间的信息鸿沟,丰富患者的健康知识,还可以作为浏览和诊疗的中间产品,让患者可以采取很多行动,让操作有了把柄。

3 小河患者案例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产品,有社区的感觉。 患者和医生可以以帖子的形式发布自己的个人经历或病历。 信息越详细,就越有可能被完善。 其他患者可以补充评论。

该产品体现了今日头条在内容平台方面的专业知识,让患者无需与医生一对一沟通,就能看到病友的经历,并学习一些自助治疗方法。 医生的帖子可以增加对诊断和治疗计划的专业理解。

而且,患者可以通过发帖赚取一定的收入,从而使平台的收入结构从患者付费-医生收费转变为患者和医生双方收费。 当然,平台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如果发帖的收入可以用来抵扣咨询费,不是更灵活吗?

该产品目前与诊疗服务关联性不强。 只有发帖的医生才有咨询入口。 如果发帖人不是医生,将无法直接咨询。

4 微医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只有成熟的移动医疗平台才能提供。 前提是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可以成为会员。 其次,服务能力强,能够形成付费服务产品群。 没有深入行业的人是做不到的~

微医的会员服务比较全面,包括探索糖尿病、肺结节数字化管理、配备评估服务、专科医生、基于专科疾病的健康保健服务等。 还有降低咨询费用、一人办卡、全家人均可享受的优惠服务。

以上是医疗APP目前的服务内容,分为挂号-咨询-用药-科普-社区-会员六大类。

个人判断:医疗类APP正处于以挂号咨询为标配、科普为辅助的医患社区和会员服务探索拓展阶段。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分享一个医疗APP的运营思路。 纯属原创,欢迎大家一起思考。

特别提醒:由于医疗场景的复杂性,这只是一个通用框架。 它不会根据疾病的类型、患者的身份、治疗的紧迫性或医生的水平来进行区分。

三、医疗APP运营思路 1、运营的主要思路是什么,即核心目标是什么?

产品形态只是结果,运营的核心目标才是原因。 如果我是一名医疗应用企业家,我想用这个应用程序解决什么问题? 我如何赚钱?

在这里,我提出的医疗APP运营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满足医生和患者的核心利益来增加平台价值和收入。

医生的核心利益是提高执业带来的幸福感,包括:收入、患者、成长。 有收入意味着您可以通过平台灵活选择练习时间并持续获得收入; 有患者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患者圈子,有选择患者的权利,有成长就意味着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患者的核心利益是提高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效率,包括:治疗有效、治疗快、治疗好。

有些治疗意味着无论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都可以在平台上获得针对性的服务,这需要平台能够获得全面的医生和医疗资源。 快速治疗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诊断和治疗服务,整体时间效果高于目前的线下治疗。 良好的治疗意味着疾病可以被治愈或最小化。

ps:医疗费用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因为现在的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不合理。 网络平台如果想降低医疗费用,可能会限制行业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增加医疗负担。

最后,通过满足医患双方的核心利益,医疗平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的收入,实现盈利。

那么具体如何拆解操作动作呢? 根据我之前从事互联网运营咨询和服务产品设计的经验,我从成长的角度提出了运营框架。 当然,运营框架可以有多个维度。 还可以有一个成本降低和收益框架,以及基于疾病类型的诊断和治疗路径框架。

2 增长框架作为运营规划的基本框架

成长框架是指患者和医生从不了解平台到开始使用平台、开始付费/赚取收入、持续付费/赚取收入的成长过程。 运营工作就是围绕这个成长过程展开的。 运营的目标是提高增长漏斗的转化率和各阶段的绝对值。

每个成长阶段都必须有配套的产品、数据统计、运营团队的支持。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必须配备用户成长点和等级系统。

下面我们逐一解释一下。

3 患者成长框架

以患者增长点为动力,以各级产品和集团服务为抓手,以健康顾问引领患者成长。

【患者成长框架】分为四个阶段:招募-》体验-》付费-》会员,如下表:

【各阶段患者操作重点】

由于每次问诊都是典型的后测产品,需要先支付真金白银,所以如果患者线下没有自己熟悉的医生,必须先在平台上获取足够的信息,打消顾虑。 我认为患者管理的基础是围绕信任进行工作。 信任,一方面可以体现在专业上;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在专业上。 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费用。 除了免费义诊和推广活动外,还提供免费学习内容和自测工具。 这些工具不需要患者花费任何成本,但需要时间和行动。

诊治是一个过程,问题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的,这就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重点是加强对数据、每次沟通时长、患者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的监控。 让所有患者都满意。 高频问题是什么。 如何对高频、典型问题进行跟进并提供解决方案。

4 医生成长框架

以医生成长点为牵引,以实践辅助工具、培训、报告为抓手,医生代理人带领医生扎根平台。

【博士成长框架】下表分为四个阶段:招募-》产出-》收入-》职位:

【各阶段医生操作重点】

从上述服务可以看出,医生不仅可以在平台上接受医疗咨询,还可以提供科普内容、直播和问答。 在内容团队的帮助下,这些内容可以建立患者知名度、增强信任并降低沟通成本。 但医生对不同形式的内容适应性不同,运营团队应充分沟通,最大限度降低医生的服务成本。

这个阶段是促进医生不断输出。 当医生的产出增加时,服务数据也会增加。 运营团队必须准备好数据报告,最好做成数据产品,以便医生可以在同行中比较自己的位置,找到服务的领导者。 董事会和弱点。 帮助医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收入模式。 同时,随着服务的患者增多,需要设计患者服务工具,以利于医患之间建立长期关系。 提供患者画像报告,以便医生可以维护其患者基础。

对于有潜力的医生,开始组建医生团队。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我总结了医疗APP的服务内容和特色产品,并提出了患者和医生的成长框架。 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公备案号-110105001113 工业和信息化部京ICP备案号 京ICP备202303564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