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12月13日电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直播带货的风靡让主播成为热门职业,但主播行业存在的种种乱象却令人触目惊心。
“白板”求职者培训一周内即可开始工作
记者以求职者身份拨打了多家MCN机构的招聘热线,相关招聘人员基本全员录用,有的公司甚至不要求提供简历,应聘者发一张个人照片即可直接参加面试,甚至自称没有相关经验的“白板”求职者,经过一周的培训即可上岗。
“这个岗位,你只需要学会怎么看镜头,怎么介绍产品就行,另外还要背一些台词,避免一些敏感词。”一位MCN机构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说。
单小时报价达到惊人的百万级别
对于新人而言,主播行业的“入场券”几乎触手可及,同时光鲜的行业现状和收入水平也带来极大诱惑。
今年“双11”预售期首轮直播带货,李佳琪、薇娅两大网络顶级主播累计销售额就高达189亿元左右,数字十分惊人。
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单场直播带货报价可达数百万——罗永浩为113万/小时;“多余和毛毛姐姐”为124万/小时。
此外,王祖蓝每小时收费29万元;《八戒谈车》每小时收费40万元;《狼来了》每小时收费25万元;《皮尤》每小时收费18万元。
“按照平均水平非常保守估计,一个粉丝数3000万~4000万的主播,一场4个小时的直播下来,整个团队就能拿到400万~500万、500万~600万元的各种费用和佣金,一个中端的主播,一场直播下来能拿到40万~50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MCN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超过一半的销售额可能会被退回”
但由于入行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谓的“地位”并不直接等同于相应的专业技能。
记者发现,一些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跑路”“翻车”的情况屡见不鲜,伪造数据已成为“常态”。 涨100个粉丝只需8元,“1288个点赞+88条真实评论+10万播放量”仅需30元……
演员徐申东曾透露,直播带货不仅要花钱买流量,还需要花钱采集数据、“刷单”。
一家制造企业电商经理王典告诉记者:“很多主播都会发布‘销量报告’,也就是公布销量,但从不公布退货金额,实际上有些主播的销量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是退货。”
主播们偷税漏税都有“套路”
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主播和“幕后推手”MCN机构一方面抬高市场报价,另一方面则通过所谓的“纳税筹划”为自己“减轻”税负。
国家税务总局杭州税务局此前发布通告,网络主播朱晨晖(薛莉)和林珊珊因偷税漏税,被要求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分别被处以罚款6555.31万元、2767.25万元。业内人士坦言,薛莉等人被罚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一大波网络明星主播补缴税款或即将到来。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应用经济学系主任葛宇宇指出:“网络主播常用的偷税套路,是在需要税源的地方虚构业务,设立多个独资企业,将从关联企业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收入转为经营收入,在可以聘请财务人员建账查账纳税的情况下故意不建账,利用评估征收政策,将税负由原来的最高45%降低到10%以下。”
MCN机构被指“两面黑”
职业准入、市场行情、纳税等诸多环节的混乱,导致主播这一新兴职业无法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
其中,MCN机构被认为是“两头黑”,一头是“骗企业”,一头是“骗主播”。
大大小小的MCN机构、各行各业都在市场中“浑水摸鱼”。甚至有MCN机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现在的监管政策很包容,对我们很有利,我们还在享受行业红利,预计未来3到5年还会有又一波涨价潮。”
中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虽然不同主播与MCN机构的分工并不固定,但MCN机构的重点任务其实是提供流量,一方面包括粉丝流量,另一方面包括供应商品牌流量。
盘和林表示,对于主播和MCN机构的一些不良行为,确实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打造良好的主播生态,关键是要明确责任,主播和MCN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