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静 韩亚东
2021年3月10日,杭州街头随处可见各种在线教育品牌广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监管。在作业帮、猿辅导5月初检查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检查了新东方、学而思、精英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微学、明13家校外培训机构,其中包括石狮、斯勒、邦德、蓝田、纳西等重点检查。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广告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最高罚款3650万元。
此次检查中,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捏造师资、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捏造用户评价、捏造原价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将检查查处案件的特点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虚构、夸大、诱导”。
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坚持严格治理,对存在资质不达标、管理混乱、借机趁机等问题的,予以严肃处理。赚钱、虚假宣传、与学校勾结营利。必须严肃查处有关机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付费用监管,严禁任意资本运作,防止良心行业变成唯利是图的行业。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原本售价数百甚至数千元的课程,实际上只卖1元钱。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优惠”看似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实际上却诱使大量家长买单。
去年以来,在线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广告大战。在教育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的协调管理下,该领域过度营销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从街边楼宇到微信、TikTok,虽然在线教育公司的广告减少了,但虚假宣传仍时有发生。
5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作业邦、猿发岛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下单等问题。经查,作业帮在官网谎称“与联合国合作”,编造教师教学经历,引用不实用户评价。猿辅导在其网站上谎称“班主任一对一同步辅导”、“微信一对一辅导”、“您的四个朋友已成功购买产品……点我报名” ”,并虚构教师的教学经历。
此外,作业邦在其APP等平台销售课程时,明确注明“限时优惠1899元2399元”、“售价3280元,参考价2580元”等内容。猿辅导在其官网及其他网站上销售课程时,明确注明“¥399¥9”、“售价¥4000.00、亲子节售价¥2099.00”等内容。经核实,相关课程并未按照明示的划线价格进行交易,构成采用虚假或者误导性价格手段,引诱消费者交易。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作业邦、猿辅导给予警告并处最高250万元罚款。
据市场监管部门介绍,部分课程原本售价数百甚至上千元,但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划掉的价格并不真实,也没有根据。这些“优惠折扣”看似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实际上却通过标价与实际售价的巨大利差诱使大量家长买单。
“校外培训机构同质化竞争明显,不少培训机构为了扩大客户、留住学员,利用夸大营销、制造销售焦虑等手段,诱导、强迫家长购买培训服务。虚假广告泛滥、制造和销售焦虑等状况持续存在。”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方树胜说。
虚假广告泛滥也反映出教育培训广告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广告法对教育培训广告的限制,主要是限制培训机构对升学、通过考试、取得学位、证书等作出明示或默示的保证,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默示的保证。训练。 “教育培训领域一些关键信息的公示,如教师造假、捆绑招生等不良行为,目前主要通过部门文件进行管理,在法律层面没有针对性的限制。很多培训机构都在冒险,在旁观。 。”方书生说道。
在线教育成用户投诉重灾区,80%投诉因退款问题引起
“购买的课程越多,折扣就越大。”尽管国家要求中小学生培训机构一次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但部分机构仍采用折扣、现金回扣等方式引诱家长逾期缴费。例如,在销售课程时,以更优惠的价格向家长推荐“冬春优惠券”或“夏秋优惠券”,并提前收取学费。
一旦付款完成,如果你对课程或老师不满意,想要退款,则有很多障碍。 “充电的时候用折扣价,扣费的时候用原价甚至更高的价格。退款流程非常繁琐,而且合同里还隐藏着服务费、违约金等,很难受。”以防范。”一位家长抱怨道。
“付出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付出之后一切都困难。”这是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2020年在线教育电商消费者投诉数据及典型案例报告》显示,退款问题、霸道条款、虚假宣传是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其中退款问题占全国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年。调查发现,在线教育已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其中80%的投诉是由退款问题引起的。
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人员张志立介绍,不少学生和家长出于经济考虑,缺乏防范意识,忽视了消费领域的风险。他们经常签订不利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合同或协议,并且在购买前不仔细注意。在检查了合同条款后,购买后我没有索要发票文件。这大大增加了问题发生后的维权难度,退款难、维权难突出。
为此,线上甚至还出现了“退费”服务。一位消费者表示,他去年在某机构报名了专升本课程,上了几节课后申请退款,但平台一直拖延。他最终花了600元找人代他“退款”,然后退还了余款。成本。记者调查发现,“代他人退款”包括半护理退款和全护理退款。半支持模式适合能接听2到4个电话的人。 “退款代理”工作人员会教您接到对方电话时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全服务模式只需要您等待。
一些培训机构未能正确认识预收学费是债务而非利润,片面扩张造成财务风险。一些机构为了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恶意压低收费,实行赔本经营,排挤中小机构,造成行业发展不平衡。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经营风险。一旦融资跟不上,资金链断裂,公司可能会迅速倒闭,导致大众预付的费用无法退还,比如最近非正常关闭的学霸君和优胜教育。
近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要求“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付费用监管”。北京市教委等四部门印发《北京市学科型校外培训机构预付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预收学生学费的机构必须采用银行存管模式进行资金监管” ”和“存管资金的分配必须与教学进度同步、比例一致”等。
在资本的胁迫下,在线教育公司纷纷烧钱获客,大肆营销占领市场。用商业发展模式来提供教育,违背了教育的基本逻辑。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普遍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资本运作。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国内在线教育行业融资总额分别为174亿元、227亿元、474亿元、349亿元和1034亿元,其中2020年的增长规模接近过去四年的总增长。
在线培训不同于线下培训或公立学校。其经营主体大部分是企业,“上市”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必然过程。目前,新东方、好未来、达奈、51talk等多家公司已在美国、新加坡等地上市。去年以来,猿辅导、作业帮、星火思维等纷纷传出上市计划。近日,掌门教育提交赴美上市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
资本的力量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快速扩张,而在线教育企业在获得巨额融资的同时,也会面临来自资本的业绩压力。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黄明东注意到,国内互联网领域的策略基本都是高投入、高效率,资本也希望在线教育领域复制这一模式。在资本的胁迫下,在线教育企业往往采取激进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他们通过花钱“病毒式获客”,包括营销轰炸、低价课程等;另一方面,他们以高薪聘请大量在线教师以匹配其发展。需要。
在资本的助力下,在线教育行业暴露出“发展焦虑”:一些机构为了谋取更多利润,不惜采取各种与教育不相称的营销手段,片面夸大师资实力,培训效果好,吸引学生和家长。报名时,很多企业员工都肩负着获客的艰辛绩效考核,就连老师也不例外;一些机构低价出售教育培训服务,然后通过降低服务标准、更换教师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一些机构甚至收取大量学费,然后突然倒闭、跑路,让很多消费者没有办法退还学费。
“互联网领域的商业发展模式是不断烧钱购买更多客户,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这违背了教育的基本逻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指出,教育要尊重长周期、慢投入的规律,践行塑造人、育人的本质,在师资、课程设计、平台口碑以及教学环境和设备体验上投入更多的投入,这样才能产生战略共赢的核心竞争力,不要把在线教育当作一门生意,只是为了赚快钱。
目前国家层面尚无专门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呈现爆发式发展。培训教育范围广、形式多样、规模大、复杂,管理面临多重挑战。特别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系列需要完善的地方。
在线教育是一个新兴产业,在线教育监管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国家层面尚无专门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法律法规。有关校外培训的法律规定分散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对于校外培训的范围、监督机制、法律责任等缺乏明确的规定。现行部门规章《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制定于1998年,已不能满足教育领域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执法和处罚的需要,亟待修订。
刘林指出,目前总体来看,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首先,《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培训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定,导致培训机构的法律地位模糊。其次,执法主体多元化,治理协调难度加大。目前,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已进入教育领域。教育治理的法律环境是复杂的。教育培训管理主体包括工商、税务、民政、财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管理范围和职责划分不明确。这增加了依法协调教育行政的难度,影响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三是针对不同属性的培训教育机构,相关法律法规不统一。
目前,全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超过4.2亿,占全国网民的40%以上。在线教育及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以上。 “在线教育作为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发展趋势对我国教育改革创新、数字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关于在线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过于笼统和原则性,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黄明东认为,必须从国家法律层面明确校外培训机构的定义、范围、审批权限、管理机制、法律责任等,对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管理。
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管再定位,压实监管主体责任,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校外在线培训的管理工作。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行备案审查制度,严控超前培训,规范收费和退费,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网络环境治理。
下一步,教育部“双减”专项工作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通知》一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二是进一步加强课后服务供给,保障课后服务时间,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完善课后服务。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和学生的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格培训机构审批,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保障培训质量。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督促教育部党组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一是督促加强工作部署,制定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作出工作部署;二是督促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立足监管再监管定位,督促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和检查,严肃查处违规机构存在资质不合格、管理混乱、借机赚钱、虚假宣传等问题的;三是推动强化源头治理,督促教育部强化标本兼治、内外部治理、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与深化教育改革相结合,协调强化“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阅读材料、体质进行“五个管理”。
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将继续加强政治监督,督促教育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压实监督管理主体责任,违法违规行为数量进一步增多。加强行为查处,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依法规范教学培训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校外培训治理的制度设计尚不完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艰巨、复杂、系统性强,远远超出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多个部门简单联合管理的能力。
“当前,政府管理在线教育存在责任部门不明确、制度规划不够、支持手段少、监管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方书生表示,在明确政府职责边界的基础上,发展改革、教育受教育要及时明确。网信、信息化、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文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部门对在线教育监管职责分工,构建权责明确、部门协调的监管体系。和尽职调查。同时,支持成立在线教育行业协会,通过信用积分、星级评定、行业“黑名单”曝光、行业禁令、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净化市场环境。